新华网|“张謇法律思想的时代意义与价值”学术研讨会在沪召开-人生就是搏尊龙

时间:2024-04-30浏览:10

4月29日下午,“张謇法律思想的时代意义与价值”学术研讨会在上海政法学院中国-上海合作组织国际司法交流合作培训基地举行。江苏省政协原副主席、江苏省张謇研究会名誉会长、江苏国际文化交流中心理事长罗一民,南京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邹亚军,江苏省张謇研究会会长、南京艺术学院原党委书记管向群,上海政法学院党委副书记、副校长高志刚,上海政法学院副校长郑少华,中国社科院当代中国研究所原副所长文学国,东华大学原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王云骏等出席会议。会议由上海政法学院、中国-上海合作组织司法培训基地主办,江苏省张謇研究会提供学术支持。来自上海政法学院、江苏省张謇研究会、南京大学、上海大学、上海师范大学、浙江省湖州市人大等领导专家共40余人参加了本次研讨会。

上海政法学院副校长郑少华在致辞中表示,近年来,学界关于张謇的研究成果丰硕,研究水平不断提升,学科性特征日益明显。张謇先生的法律思想和实践对近代中国社会产生了深刻的影响,研究张謇法律思想的丰富内容和生动实践,充分挖掘其深刻内涵及时代意义,不但可以为我国的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思想文化建设提供多种启示,而且还可以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提供宝贵的思想资源。

江苏省张謇研究会会长、南京艺术学院原党委书记管向群在致辞中指出,张謇是中国早期现代化的先驱。他的一生波澜壮阔,不仅在家乡南通积极推进早期现代化实践,创造了中国近代史上的若干个“第一”;而且与上海有着特殊的渊源,留下了兴办实业、创办高校、主持吴淞开埠和参与中国近代若干历史重大事件的踪迹。此次研讨会是江苏省张謇研究会与上海高校的首度合作,期待以此次研讨会为契机,与上海政法学院开展更多的交流与合作。

江苏省政协原副主席、江苏省张謇研究会名誉会长、江苏国际文化交流中心理事长罗一民应邀在研讨会中作“张謇的道德与法治思想”主旨演讲。他指出:德治与法治之间的关系,以及两者在国家治理中的作用,是古今中外诸多治国理政者都认真面对的重要问题。作为一位一心想把中国建设成为世界一流现代化强国的杰出爱国主义者,张謇关于德治与法治问题的思考和认识,独特而又深刻。张謇认为,“法治者,将以明是非也”。“于是非生好恶则公;以好恶生是非则私。”他鲜明指出:“政治之良否,根于法律。法律之良否,则在道德。”以道德立国,不等同于以道德治国。只有法治才可强国、治国,这就是张謇对后人最珍贵的启迪。

在研讨发言环节,中国社科院当代中国研究所原副所长文学国,中国法学会商法学研究会副会长、南京大学法学院原院长范健,浙江省湖州市人大监察司法工委主任裘明珠,上海政法学院纪检监察学院副院长刘长秋,上海司法研究所教授陈洪杰,江苏省张謇研究会常务副秘书长、上海大学教授严泉,上海知识产权研究所所长夏邦分别发言。

在会议总结阶段,上海政法学院党委副书记、副校长高志刚强调指出,本次会议是对张謇法律思想的一次深入探讨,每位专家都以自己的研究成果和实践经验,为未来如何更好地结合德治与法治提供了丰富的思考和建议。东华大学原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王云骏表示,本次的探讨会具有三层意义:其一,本次学术研讨会是贯彻“第二个结合”的具体行动。从张謇身上可以找到更多的本土营养。其二,罗一民主席的演讲及各位专家的研讨呈现了思想史研究领域中独特视角。其三,对德与法关系这个永恒的话题进行了新的深化。

上海政法学院与江苏省张謇研究会今后将进一步加强合作,充分挖掘张謇法律思想的丰富内涵及时代意义,将近代中国优秀传统法律文化同我国司法实践相结合,努力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文化理论创新发展。


/
网站地图